Thursday, February 26, 2015

「堅持自我,累積自我,捨得分享,安於接受,拒絕考驗自己人性」 。。。 釋放潛能量,給出正能量,賦予善能量,產生新力量,你,就是力量 。。。。❤❤❤❤❤^^`~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Andrew Fan" <afan@nuskin.com>
Date: 26 Feb 2015 07:34
Subject: 「堅持自我,累積自我,捨得分享,安於接受,拒絕考驗自己人性」 。。。 釋放潛能量,給出正能量,賦予善能量,產生新力量,你,就是力量 。。。。❤❤❤❤❤^^`~
To:
Cc:

希望過得美好,無忘美好需代價;希望享受權利,無忘權利須義務;希望隨心所欲,無忘須得先有條件;希望不遇到挫敗,無忘輕易得到往往也不懂珍惜。逐夢追夢築夢圓夢,就必須承擔隨之而來責任與使命。越是怕丟人,就越是在乎別人看法;越是在乎別人看法,就越是會忽略自己感受;越是忽略自己感受,就越是像木偶一樣拼命活給別人看。最後,一步一步,將真實自我囚禁深黑牢裡。丟失自我,是找不到快樂和幸福的根源,也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重塑自我,喜歡自己最原本樣貌。保持單純,主動積極,永不放棄,正向思考,挫折復原,修正再出發;敬畏規則,守紀律,做好簡單小事,累積成卓越;聽多於說,先聽後說,說真話、重承諾、不說謊、不誇張。讓歷史說話,謹記歷史挫折和教訓,少走彎路、更好前進。。🐑🐑🐑🐑🐑。。。*V*。。。天使們,今天你堅持繼續領跑我們善的使命了嗎?祝福大家都能一起賦予更多夥伴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VVVVV。。。V身、V臉、V人生。。。V are the ONEs! OhYEAH!!!!!。。。 👼👼👼👼👼^^`~  

【安捨得---古老的致富之道】王志鈞 台灣財經作家  2015/02/18 甲午年歲末除夕

從前有一個白手起家的富翁,年輕時從基層的活幹起,不斷地累積工作經驗。

一開始他是幫人種田,後來看到搬運工比較好賺,又協助農家搬運稻米。再後來,他觀察到稻米都透過商號轉運,他又轉入貨運行當搬運工。之後,他又看到搬運工只是出體力活,不如業務夥計靠兩條腿與一張嘴巴吃飯輕鬆,便又自學讀書,學會了識字與簡單的會計,開始當起收帳夥計的助手。當助手期間,他跑遍了各種店家,認識了商場運作法則,也培養出放帳、收帳的研判經驗,開始受到拔擢而向上升遷。之後,他又發現,只會研判哪間店號能放帳是不足的,他應該更洞燭先機培養哪種生意能做?哪種生意好做?以及哪種生意已經做到頭、無利可圖等等的經商研判力。有了這些研判力後,他碰到商場上的朋友就會主動分享、互相交流。同伴們看他這麼認真學習,一開始是佩服他,後來則笑他傻。

「你又不是老闆?懂那麼多幹嘛呢?捧好你的飯碗就好啦!」夥伴們這麼說。

這個人聽了,也只是笑笑,不以為意。後來,他偶然在旅店碰到同桌吃飯的老闆,言談間非常賞識這位年輕人的工作判斷力,便挖角他到旗下商號擔任掌櫃。很快地,他便因商號業績蒸蒸日上而分享了一大桶金。不到四十歲,他便跟東家告老回鄉,只帶走日常積蓄的工作分紅。

老闆不解地問他:「你幹嘛這麼年輕要退休?」

這個年近四十的掌櫃說:「我想回家創業。」

老闆說:「你顧好我的店,不就是創業嗎?」

掌櫃說:「那畢竟不是我的事業。」

老闆說:「那你創業為何不在城裡創呢?」

掌櫃說:「因為那會影響到東家你的生意。」

老闆看他辭意甚堅,也只好同意他退了。

回鄉之後的這個人,開了一個小小貨運棧,專門幫鄉下農夫直銷稻米到省城去賣。這一方面幫助到家鄉農人的利潤,二方面他也把米盤給老東家,甚至還透過老東家的營銷體系去創造新的產品商機,等於產地、自己與通路三方皆贏。很快地,他便因能兼顧生意夥伴利益,加上信譽好而聲譽鵲起,生意越做越大,終於成了一鄉之富。有一年除夕夜,他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發現家裡的傭人、夥計、長工們都不太快樂。他搞不懂為什麼?便問了比較信任的夥計。

夥計告訴老闆:「您老賺了錢,吃得好、穿得暖,我們這些做夥計的辛勞了大半年,賺得雖不差,但和老闆您比可差多了。」

富人一聽就懂了,馬上打開金庫,把一整年的獲利再拿出三分之二分給員工。原本,夥計們只領死薪水,如今可以再領分紅,等於升格當起小股東,每個都樂翻天了,各個都來跟大老闆拜年、賀喜。從此之後,富人只領三分之一的盈餘,其餘全放利給員工。員工因為可以分享獲利,更加認真而不偷懶了,也更勤於服務客戶,讓隔年之後的商號獲利大幅倍增,讓每個人都更不想離開這個老闆了。

十年過去了,富人也年近六旬了,賺的錢很多,卻也開始真的想退休了。但就在他生意想交棒時,城裡鬧起瘟疫,他的兒子染病走了,老婆也走了,連事業也因景氣蕭條而一落千丈。老人財富縮水,孤身寡人,只剩媳婦帶著兩個小孫子陪著他,晚景好不淒涼。心灰意冷的老人,乾脆把店交棒給專業經理人,自己帶著家人回鄉含飴弄孫。

原本以為,人生就是這樣了,沒想到,每天都有退休的老員工、隔鄰種田莊稼漢要來找老人聊天、吃飯,因為他們都曾受惠於富人,因此他每天有吃、有喝、有聊,每天都好不快活。小孫子因為在鄉下長大,沒有養尊處優,加上鄉下朋友多,大家都在泥巴地裡長大,也養成了務實踏實與簡約的好習慣。

最妙的是,接手商號的年輕掌櫃因為銳意進取,竟然把生意又起死回生,讓事業轉型之後又隨著景氣復甦而更上一層樓。老人依舊取得他該有的三分之一利潤,這主要因為33%股權並不影響決策,夥計們也樂於按照老人之前訂下的常規,分紅應有的利潤給老東家。

再十年,富人高齡七十,小孫子們也滿成年。富人讓媳婦帶著孫子回城裡去學習經商,自己則繼續在鄉下過著每日喝茶、聊天、嗑瓜子的好日子。這個人生活滿七十歲的老富翁,終於理解了人生的創富之道原來是三個字:安捨得。

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創富必須掌握一個動態的過程。在人生的第一階段,要盡量去累積經驗和資本。這一階段重在得字。人生第二階段要懂得捨,要捨得分享利益給客戶、夥伴與員工,才能讓事業基礎和格局做大。人生第三階段要安於接受命運的安排,因為如果老富翁只是想要兒子、孫子接手萬貫家財,也許兒孫只會安於享樂、不思進取。而且,老翁也許也會因飽暖思淫慾而不安於養身,身體整個弄糟也說不定。

有時,逆境不一定是壞事,富人能安於逆境,反而能退居鄉下安享晚年,家人們也得因第二代遭逢不幸而將良好的品格傳承給第三代。

老富人最後理解了一個道理:財富的重點並不在於死守著金錢,而應該像一棵樹一樣,一開始得活出不斷進取、累積的精神,之後則要懂得捨得、分享,枝幹才會更豐富、強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當人生開始進入下半場時,要安於接受不管是順境或逆境的現狀,才能真正享受富裕。如果老翁還想像年輕時一樣,想再追回曾擁有的財富,也許連最後殘存的資本都會失去。

孔子說,老年之人,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但人生能安於失去者,能有幾人呢?

重點是,懂得像富人一樣,在年輕時願意累積經驗,中年願意讓利分享,晚年才有可能安於一株發財樹下乘涼。

朋友,如果你以為人生晚年讓你遮風避雨的大樹,是靠年輕時打拼出來的金磚銀磚所堆砌出來的,那可就完全誤解了財富的真諦。

富裕的人生是在晚年安享前半生種下的樂果,包括看得見的金錢與看不見的陰德,才能真正做到順逆不驚、福壽康寧了!

羊年新春除夕夜,分享一篇古老的故事,祝您三羊開泰、富貴迎春!😖

【考驗】

一對年輕夫妻感情很好,但妻子仍不放心丈夫的忠誠度,於是就讓自己的閨蜜出馬,考驗丈夫是否花心。在一個中秋月圓之夜,妻子"出差"在外,閨蜜"偶遇"丈夫,於是閨蜜與丈夫雙雙中招,睡到了同一張床上。結果是夫妻離異。

一個做房地產的老闆,感激于一個部下的忠誠,打算獎勵這位部下一套房子。他讓這位員工在公司自己開發的一個社區裡面任選一套。結果,這位部下選了一個120平方的大套,讓這位老闆很是不爽。他以為這位部下會自覺地選擇一個80平方的小套,"沒想到他這麼貪"。他改變主意,自作主張地送給這位部下一個80平方的小套。於是這位部下心懷不滿,這位老闆也失去了一個好員工。

丹麥著名醫學家、諾貝爾得主芬森晚年想培養一個接班人,在眾多候選者中,芬森選中了一個叫哈裡的年輕醫生。但芬森擔心這個年輕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醫學研究中堅守。芬森的助理喬治提出建議:讓芬森的一個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請哈裡,看他會不會動心。然而,芬森卻拒絕了喬治的建議。他說: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制點上俯瞰別人,也永遠別去考驗人性。哈裡出身於貧民窟,怎麼會不對金錢有所渴望。如果我們一定要設置難題考驗他,一方面要給他一個輕鬆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選擇拒絕,這就要求他必須是一個聖人……最終,哈裡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後,哈裡成為丹麥醫學家,當他聽說了芬森當年拒絕考驗自己人性的事,老淚縱橫地說:"假如當年恩師用巨大的利益做誘餌,來評估我的人格,我肯定會掉進那個陷阱。因為當時我母親患病在床需要醫治,而我的弟妹們也等著我供他們上學,如果那樣,我就沒有現在的成就了……"

對一個嗜吃者端出美味,讓一個美女對一個正值壯年的男人頻送秋波,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因為"食色,性也"。而對於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監督的官員來說,讓他有皇帝般一呼百應的權力,卻奢望不讓他貪錢好色,那才是癡人說夢。那怕他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敢,有邱少雲任火燒死的堅強,也無法抵禦權力帶來的金錢和美色的誘惑,古今中外皆同,絕無"特色"之別。

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會有在乎的事物,並且,誰都是自私的,基本沒有任何人說能無私為他人付出而不奢求回報,這種情況似乎只有父母與子女之間(不否認有出現無私的情況,但為特例),然而大部分上仍然是自私的。所以說,人性經不起考驗。😖

【愛情合夥人】20150210日 文|李筱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08/18/17132703_447274794.shtml

幾年前,一位女朋友結婚,婚禮前的單身派對上,她眼中閃耀著無限憧憬對大家說:"終於找到了我寧願放棄全世界都要和他在一起的男人。"在場的朋友都為她的話感動,覺得她真的遇見了對的人,可是,我心裡卻咯噔一下,總感到哪兒不對勁。

事實證明,她的愛情確實是場放棄全世界的過程:

丈夫不喜歡她在工作上投注太多精力,她便申請了若有若無的閑差,安心做個以家庭為中心的女子;丈夫不願意家裡有陌生人,她便放棄保姆和家人的援手,連閑差都不做了,在女兒出生後當了相夫教女的全職太太;丈夫不喜歡她身邊那些精氣神特別足的女朋友,擔心她被她們帶得心野了,她便慢慢逐一失聯,把自己小世界的領地越縮越小,直到電話本裡只剩下不到20個名字。

她第一次覺得自己的世界縮小得難以為繼,是丈夫從郵箱裡發來一份清單,這份家庭帳單涵蓋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分月開銷,一看就是專業人士做的Excel,附注了銀行信用卡的消費截圖,一切都在向她無聲示意:我為這個家花了多少錢。

作為她電話本裡剩下的20個人之一,她在傾訴的結尾哭著對我說:"我為他放棄了全世界,為什麼卻得不到他的世界呢?"

我也終於想明白了當年咯噔的原因: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要求你為他放棄全世界;而一個你放棄全世界之後才能得到的人,根本不是愛人,那是自私的要求者,而好的愛情,彼此都是對方的合夥人。

作為愛情合夥人,我們首先平等而自由,不會要求對方為自己改變和放棄什麼,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能夠為對方提供和支援什麼;我們在一起彼此都變得更加進取和美好,1+1>2,共同分享著愛情的收益和紅利;我們把感情折算成股份不是因為要確定誰多誰少誰輸誰贏,而是為了發揮彼此的優勢和特點,在生活中共贏,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寬廣,最終上市走向婚姻。

實際上,愛情不是兩個最優秀的人強強聯手,而是兩個最合適的人抱團取暖,滿足彼此的願望與需求,活出比單個人更好的未來,它不是單一的付出,而是雙向的扶助。

所以,沒有人值得我們折斷翅膀,需要自殘,需要刻意用心理和生理去取悅的物件,都不是對的人。

曾經,我們討論為什麼林徽因最終嫁給了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現在看來,在漫長的人生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才是最適合的愛情合夥人。

林女神自戀,常常夜晚寫詩還要點一炷香擺一瓶花穿一件白綢睡袍,面對庭院中的滿池荷葉,在清風飄飄裡吟詠。梁思成不僅忍了,還用一周時間雕刻、鑄模、翻砂做了面銅鏡,鐫刻"林徽因自鑒之用 民國十七年元旦思成自鐫並鑄喻其晶瑩不玨也",對於她登峰造極的孤芳自賞,他既沒有打擊也沒有誇讚,而是一唱一和。

梁思成有點死板有餘變通不足的書呆子習氣,愛國心和事業心都特別強,戰亂中她就拖著病弱的身體隨著他逃亡,她一星期來往四次走將近十公里路去雲南大學教英文補習,一個月掙40元法幣貼補家用,可是,梁思成測量古建築的皮尺丟了,她便瞞著他,毫不猶豫在黑市花23元高價另買了一條送他,她的愛和體諒不僅僅在優渥家庭的客廳裡,也在顛沛流離的路上。

逃難時,為了方便林徽因治病,梁思成學會了輸液打針,不厭其煩地把醫療器皿用蒸鍋消毒,然後分置各處一絲不苟;為了讓她暖和點,他經常親自侍弄火爐,生怕別人一不小心弄熄了火,他的關心從來不是嘴上功夫,而是實實在在的體貼。

在李莊,不擅家務的林徽因生著肺結核,喂雞帶孩子縫衣服,雖然縫縫補補對她來說,"比寫一整章關於宋、遼、金的建築變遷,或者描繪宋朝都城還要費勁得多",但是,她願意把更多研究學術的時間讓給丈夫,這是她最有效的支持。

兩人的女兒梁再冰說:"我的父母是長期的合作者,這種合作基於他們共同的理念,和他們對事業的獻身精神。"

沒錯,這就是最合適的愛情合夥人,就像夢露說的,如果你無法接受我最差的一面,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而他們,都坦然接受了對方最好和最壞的那一面,並不要求對方違心拗成自己喜歡的造型。

所以,愛情成功的人,雙方中至少有一方,似乎也必須有一方是不錯的人際關係專家,兩個自戀固執不懂協調的人在對方面前可著勁兒地展示自我,用盡力氣把個人利益最大化,得到的多半是否定,愛情合夥人裡至少有一個人懂得協調自己與對方的需要,能夠在情感中合作,彼此的愛情才能走下去;如果遇上知情達意的另一半,知道配合與唱和,愛情就能走得好。

於是,當我們看到兩個人戀愛成功相互選擇,大多意味著,他們學會了適應彼此。

而如今,身邊這樣的女子似乎越來越多:職場上很能幹,愛情上總挫敗,於是掩藏內心的柔軟,打點起一副堅強模樣;或者在受過幾次感情的傷遇到幾次不靠譜的男人之後,逐漸對愛情失望,努力讓自己刀槍不入,覺得動感情是一件多傻的事情。

周圍這樣的男人貌似也逐年增長:屌絲的時候唯恐被生活扇巴掌,小心翼翼選擇當時性價比最高的女人,心裡卻覺得吃了虧;而一旦有機會經濟上翻身便嚴防死守得隴望蜀,小三小四找不停,還生怕女人看重的是自己的錢,說實話,女人願意圖上你的錢總比覺得你什麼都圖不上強吧。

當男男女女都對愛情失望,實際上,錯誤的不是愛情,而是沒有找對愛情合夥人。

女人不要總想著駕馭誰,被人駕馭的時候順其自然適應,與世界握手言和是最幸福的。

男人不要總想著征服誰,被人征服的時候心甘情願配合,柔情未必不豪傑是最美滿的。

唯有如此,愛情才有合夥的可能。

我多麼希望結尾這句牛掰的話是我說的,可是,為了尊重原創版權,我必須說明,它來自我最喜歡的情感作家連岳:

愛情是最柔軟的命門,可偏偏是它,讓我們不再害怕這個有殺傷力的世界。

祝大家即將到來的情人節快樂,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合夥人。😖

 

"我們 NU SKIN 的使命是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憑藉酬報優渥的事業機會、不斷創新的優質產品、和充實積極的優良文化,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 Blake Roney 羅百禮 (Founder of NU SKIN 如新集團創辦人)

"我們也許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做什麼偉大的事情,可是我們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做一些小事。" (特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即使是最輕微的善意觸碰也能點亮一顆沈寂的心。 善, 能夠改變人們的生命。" (2012612日,翁山蘇姬女士, 在諾貝爾和平獎的致詞中提到)                       

"每個文化都深信單靠心存信念、但毫無行動是不可行的。您必須出去,一致地依著所相信的信念處事。否則,您將無法取得成功。"- Steve Lund 倫兆勳 (如新集團董事會主席)

"對我來說,成功就是讓別人生活得更好的人。" Blake Roney 羅百禮 (Founder of NU SKIN 如新集團創辦人)

選擇在今天,過程在明天,結果在後天。

一呼一吸之間,有的人成就了偉大,有的人卻依然在原地踏步。

人生長河中,但凡可以沉澱下來的,不是你得到了多少名和利,而是有多少人因你而改變。

成就夢想眼盯目標心持信念手舞足蹈以身作真。。。

保持夢想鎖定目標堅持信念、積極行動以身作則!!!

NU SKIN 3.0 目標:每天100兒童 NU SKIN 如新開心歡笑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賺很多的錢而富有,但我們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

"一帆風順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的時候也不必灰心喪志。情況好的時候,不能沒有警覺心;壞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可能條件一改變,情況就會轉變。"

"偉人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處,並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失敗不可怕,最可怕是在失敗陰影下看不見陽光。只要有明天,今天就是起跑線。

恭維就像口香糖,能嚼不能咽。不要因為世界的五彩繽紛而迷茫了你選擇的目光。

不要因為旅途的風雨雷電而不願再一次揚帆起航。

不要因為世事的艱辛而忘記風雨兼程。

不要因為別人的哀歎而改變自己的航程。

不要因為別人的拒絕而懷疑自己的選擇。

不要因為安逸的現狀而放棄心中湧動的夢。

"四個堅持:簡化才能簡單專注才會專業整合才可結合持續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