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2, 2016

Fwd: 一旦夢想定格,就要堅守初心,為實現它作扎扎實實艱苦卓絕的努力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Andrew Fan" <afan@nuskin.com>
Date: Jan 23, 2016 7:02 AM
Subject: 一旦夢想定格,就要堅守初心,為實現它作扎扎實實艱苦卓絕的努力
To:
Cc:

夢想不是睡出來的   2016-01-21 11:07:55  關於博主  首席村婦老鼠皇帝 - 環球旅行作家、綠色生活家,著有《我們的事業是旅行》和《我只想和你去遠方》(系列)四部書。2010年度中國博客大賽十大名博。2011201220132014年網易、鳳凰博客大獎獲得者2013中國旅行達人總冠軍。2015中國"當代徐霞客"。

2016118日 完稿于駛往越南的麗星郵輪上

201512月,我們馬不停蹄奔走在一所所大學和一家家企業,連續做了10多場"生活在路上"的主題演講,講我和村婦自2008年起環球旅行的故事和感悟。

在復旦大學演講時,一位男生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季老師,您是怎樣產生周遊世界這個想法的呢?因時間關係,我只能對他說:出於絕大多數男性都會有的英雄情結,做別人不敢想、想到不敢做、敢做又做不到的事情。

後來,我又在我們的演講PPT中對此做了進一步闡釋:走別人走過的路,就一定躲不過人家留下的陰影。所以,我選擇了"愛在身邊家在路上"這種離經叛道的生活方式和事業模式。因為,這是個前無古人的創舉。

只要不是被迫,一個人選擇做什麼一定是和自己的理想或夢想相關的,用時下最時髦的詞兒來說就是會追尋自己的初心。

我的夢想萌生在兒時

我的十個指尖上共有8個"鬥"(全部封閉的同心圓叫做"鬥"),小時候媽媽時常掰著我的雙手念叨:"七鬥八鬥遍地走"。意思是我的手相決定了我將是個行者。

我雖不迷信,但如今回想自己的經歷,發現手相還真靈驗:我中學開始便遠離父母、畢業後異地下鄉、經貧下中農推薦當上了工農兵大學生、恢復高考後重上大學,大學畢業後換個地兒教大學、在大學教書期間去德國做訪問學者,利用假期不僅跑遍德國的主要城市,還去了好幾個歐州國家;回國不久下海來到威海,期間多次因公去美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國;1997年離開威海去了深圳、2008年和村婦一起周遊世界,至今……

果然是"命中註定"。 

我的夢想定格於36

1991年我36歲,在德國帕德博恩大學做訪問學者。我發現自己所在的課題組常常有人連續數日失蹤,一問方知人家是度假去了。要知道,當時的中國人幾乎連度假這個詞兒都鮮有聽聞。我的自尊心被深深刺痛,內心發誓要周遊世界。

歸國後,我開始著手為周遊世界做準備。外語沒問題,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兩個:

儘早實現財務自由、練就一副強健的身板和一顆堅強的心。

然後,也是最重要的: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女孩兒一起仗劍天涯。把周遊世界當日子過、當事業做,走一條國內前無古人的周遊世界之路。

為實現財務自由,我毅然下海。先是在國企做外貿經理,三年後再辭職,自營外貿業務,從1998年起開始做投資。

1995 10月我首登泰山,此後陸續登上了黃山、廬山、三清山、五指山、衡山、梵淨山、丹巴黨齡等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2001年在西藏海拔4600米以上的高原那木措徒步20多公里、徒步穿越了雅魯藏布大峽谷;20031月全程徒步三峽;20037月在新疆卡拉麥裡有蹄動物保護區的戈壁隻身往返徒步 50公里、在海拔3000多米的獨-庫公路那拉提至巴音布魯克段徒步14公里跨越南、北疆、在海拔48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追擊旱獺;2006年負重登頂泰山、廬山、青城後山、華鎣山和峨眉山;用七天時間完成了長白山原始森立徒步穿越;同年10月登上了海拔5250米的四姑娘山二峰……

或自駕或背包、或徒步或登山、或結伴或耍單,總之是驢不停蹄、不斷延伸著拉磨的足跡,在這一過程中錘煉體力和意志力。

36歲到53歲,為實現周遊世界的夢想,我整整準備了17年。 

我的夢想在2008年啟程

人的夢想有兩種。一種是不可實現的,比如當年秦始皇夢想長生不老。一種是可實現的。可實現的夢想一定有一個形成過程,因為它與個人自身條件和人生經歷密切相關。而一旦夢想定格,就要堅守初心,為實現它作扎扎實實艱苦卓絕的努力。

2005 412日我在一篇雜文裡寫道:"我一直有一個夢,一個印履千山萬水、染指五湖四海、結交無數朋友、犧牲整舌味蕾、罄盡滿腦細胞、書寫綠色人生的美夢。"

(原文連結http://ratpetty.blog.163.com/blog/static /692969112014111064146824/

2008215日的另一篇雜文裡我說:"在我看來,自助遊世界首先是一項非同凡響的事業。崔永元在結束"我的長征"後曾說過"行千里路要比讀萬卷書更有意義。"行千里路是一個最直接的學習過程,它能最有效地豐富人的精神生活;行千里路還是一個工作和奉獻的過程。因為除了作為行者外,你還是溝通不同文化的橋樑和信使。以這種方式,你為之貢獻的是全球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自助遊世界還是一種新型的生活形態。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買個房子將自己和你的伴侶一生囚禁起來呢?如今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幸福的生活和舒適的概念完全適用於"在路上"。這一點相信看過我的博客的人都應該認同。

有朝一日,當你發現你一生中住在全球各地形形色色的酒店、不同文化的民居或姿彩分呈的露營地的次數大大超出被困在一所固態的水泥框框中的時間的時候;當你發現自己擁有了千千萬萬分佈在世界各地操著不同語言和習俗的朋友的時候,你不覺得自己是世上鮮見的活得最明白最值的人麼?"

(原文連結 http://ratpetty.blog.163.com/blog/static/692969112015389285897/

2008年開始,我和村婦就是帶著這樣的理想和信念走上了一條前無古人的創新之路。

—— —— ——分割—— —— ——

1990610,我在當時的西德帕德博恩大學做訪問學者。其時柏林牆尚未完全拆除,使得我有機會親眼見證了柏林牆上血淋淋的痕跡,並採集了兩塊樣本保存至今。

在德國作訪問學者期間,跟德國軍人學習跳傘。

1990226日在當時的德國首都波恩參加一年一度的狂歡節

1990617日,在北約駐德國軍事基地與英軍士兵合影。

2016113日,我們在杭州浙江人民大會堂作演講。現場有人加我微信,產生了如下的對話:"季老師您的信仰是什麼?""從形式上看,我沒有信仰。但我信普世價值,信一切真善美的東西。"信仰這東西,貴在真心堅守,而不是形式。

1990922日,在巴黎香榭麗舍大家與凱旋門合影。

199351日,在烏克蘭的奧德薩與當地朋友烤羊肉野餐。

199312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洗傳統土耳其浴,圖中其他人都是為我服務的服務生。

1994927日,我在美國西點軍校校園內遇到一位女學生,聊了很多。最後我問她:當兵打仗本是男人的事兒,你為什麼也喜歡呢?她答:我們的憲法規定人人平等,我有權選擇從軍。言必談權力,是美國人的習慣。

2001416日,青藏線唐古喇山口。

200157日,在雅魯藏布大峽谷裡用溜索渡過怕龍藏布江。

2000年正月初一登頂海南五指山

2006618日與威海綠源戶外俱樂部其他五名成員負重登頂泰山。

20031月全程徒步三峽,圖為巫峽段。

2003730日,在新疆穿越天山,跨過南北疆。

2003822日,在新疆吐魯番攀登火焰山。

2006324日,參加深圳百公里。用7.5小時走完50公里。

2006418日,負重從廬山南坡登頂五老峰。

2006725日,長白山原始森林7天大穿越。

2006911日,登頂青城後山。

2006919日,登上四川丹巴黨嶺。

2006924日,稻城亞丁,在海拔4500米以上徒步往返30多公里。

2006108日,峨眉山兩天徒步往返。

20061016日,登頂海拔5250米的四姑娘山二峰。這年我52周歲。

2005111日 登頂梵淨山

博主簡介:公眾號:tata_travel,內藏武林秘笈。自2008年起一直行走在環球旅行的路上,至今已牽手深度遊歷72國,是國內唯一一對持中國護照以背包自助形式環遊世界並以網路博客形式高密度分享的夫妻著有《我們的事業是旅行》和《我只想和你去遠方》(系列)共四部書(當當卓越亞馬遜等皆有售,也可留言本人購買簽名版)。

2010年中國博客大賽旅行類第一名;2011121314年網易、鳳凰年度博客大獎獲得者;搜狐自媒體金牌作者;2013中國旅行達人總冠軍;2014年因獨特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入選《深圳家譜》;2015年榮獲中國當代徐霞客稱號。博客總訪問量近3億人次;在博客、手機用戶端、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粉絲擁有數百萬粉絲;在復旦、騰訊等數十所大學和企業做過演講;在鳳凰衛視等十多家電視臺做過數十次節目。

 

Fwd: 他給85歲爺爺拍的一組照片,帥遍了全中國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Andrew Fan" <afan@nuskin.com>
Date: Jan 23, 2016 7:02 AM
Subject: 他給85歲爺爺拍的一組照片,帥遍了全中國
To:
Cc:

視頻記錄了攝影師小野傑西與爺爺部分日常生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5MDQxNjAwMA==.html

爺爺平時是這樣的:

那個在預留地裡辛苦勞作的他↓↓↓

佈滿飽受滄桑和創傷雙手的他↓↓↓

曾經生活裡有愛人陪伴的他↓↓↓

失去老伴後,顯得失落孤寂無助的他↓↓↓

門外牆角靜靜等候期待家人歸來的他↓↓↓


沉睡在深夜卻不忘電視依然定格在老伴最愛戲曲台的他↓↓↓

攝影師小野傑西前不久將爺爺接到廈門來玩,他說:

在網上看到寫外國老年人怎麼時尚生活的文章,我也想讓爺爺試試,帶他出去一邊玩一邊拍攝。希望大家也能多花點時間陪陪身邊最重要的人!

於是,在廈門街頭出現了這樣一位老人……

陽光下悠然自得的神情

鄉間勞作的老爺爺,也可以打扮出濃濃的紳士範兒……

如果時光留不住,就讓我們優雅地老去。耄耋之年(85歲)的他,氣場完全不輸給年輕明星。

偶爾在咖啡館裡慢品悠然的時光,時而收聽著旋律優美的音樂閒庭信步。

在遙遠的地方,你是否也有長輩,也正在期待你的陪伴,也正在等待你和他(她)吃一頓飯,也正在渴望牽牽你的手,也都只是就想看看你的臉···

或許你會說:我也想陪他們

或許你會說:我工作實在忙

或許你會說:我將來賺夠了錢···

然而,時間,這個誰也無法左右的車輪,正在一步步碾向他們,他們正在離去的路上漸行漸遠。

▲攝影師小野傑西與爺爺奶奶的快樂時光(拍攝於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