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ndrew Fan" <afan@nuskin.com>
Date: 18 Mar 2015 04:40
Subject: 「尋找自我、肯定自己、做出自己 」 。。。 釋放潛能量,給出正能量,賦予善能量,產生新力量,你,就是力量 。。。。❤❤❤❤❤^^`~
To:
Cc:
市場無人開,我來開,我就是星,我就是鋒。失敗,是人生必需品。找自己,是一趟超級快樂旅程。時間抓起了是黃金,虛度了就是流水。書看了是知識,沒看是廢紙。理想努力了是夢想,放棄了是妄想。努力雖然未必會收穫,放棄就一定一無所獲。努力了才能說運氣,機會再好,也要靠您努力把握。。。🐑🐑🐑🐑🐑。。。*-V-*。。。天使們,今天你堅持繼續領跑我們善的使命了嗎?祝福大家都能一起賦予更多夥伴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V。V。V。V。V。。。V身、V臉、V人生。。。V are the ONEs! Oh,YEAH!!!!!。。。 👼👼👼👼👼^^`~
【馬雲的一堂課:習慣失敗】文 |金傳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2015-03-05 (台/聯合報)
台大張慶瑞副校長以「大學應回饋、帶領、創造社會,及馬躍山河雲在天」的歡迎致詞,開啟此次「馬雲與青年有約」的演講。綜觀馬雲的演講風采,可以感受到他的廣大胸襟、失敗後樂觀而不氣餒、自我省察力高、超越常人的堅忍意志,及樂於助他人更成功的人生哲學,是其走上成功之鑰。僅憑他第一步赴杭州餐館找洋人練英文與學習西方文化思考的九年苦功,鍥而不捨珍惜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即是值得台灣年輕人學習之處。雖然西方社會常以成敗論英雄,但馬雲的腦海裡是要「習慣失敗」,因唯有累積無數次的失敗,必可帶給未來更大的成功。這番挫折中的正向思考期勉,對台下許多教考試成功戰將的台大老師,更是彌足珍貴,主因我們教育過程,沒有訓練勇氣與失敗後唐吉訶德式的達觀。如同台北市柯P市長,馬雲深信「明日比今日更好」。他直言:「每一代都有它的機遇。大家都抱怨的時候,你把它做好,就會有機會;如果跟著抱怨,只會成為倒楣鬼!」換言之,馬雲認為每一代的年輕人有他們的智慧,一定能找出未來的解決方案;此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今日學生是明日之星」教育哲理,不謀而合,也是所有教育者的至高期盼;而和少數大眾媒體習於傳送負面新聞製造兩代對立衝突迥異!馬雲的洞察力猶如寫雙城記的狄更斯的開場白:「這是年輕人創業最好的時代」。事實上,歐美自小學至頂尖學府是以團隊解決問題,栽培年輕人的跨領域學習熱忱及與人的配合力。惜我國自中學至高普考仍多賴筆試舉才,讓嚮往鐵飯碗的年輕學子浪費大好青春,蹲坐補習班,習於過去已知知識,而徬徨未來!台灣的教育者、企業主與考試院決策者該思索在社會環境鉅變、民心思變與複合式災難趨增的時代,應思考如何建立更富彈性的選才體制,以鼓舞不畏艱難而具解決問題創造力的年經人,勇於面對嚴酷挑戰,開創台灣與華人的未來。😖
【創業與年齡無關,9歲娃當CEO】一財網綜合 2014年08月13日 http://news.efu.com.cn/newsview-1078059-1.html
還記得你9歲時在幹嘛嗎?和小夥伴們滿街滾溜溜球還是玩泥巴?人家美國的9歲男孩寇里 尼弗斯可已經是蜚聲全球的餅乾店老闆兼任CEO了,是不是有點自慚形穢了?
一財小編到網上轉了一圈,發現國內外少年創業者大有人在,年紀最小的僅有六歲。說多了都是淚,大家自己往下看吧。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1日報導,來自美國新澤西州英格爾伍德(Englewood)的9歲男孩寇里 尼弗斯(Cory Nieves),憑藉在時尚和商業上的敏銳目光,在烘培業引發風暴。他不僅以自己的名義建立"Mr Cory"餅乾公司,還親自擔任首席執行官(CEO)。尼弗斯在自己的網站上寫道,2009年與母親從紐約搬到新澤西後,他覺得他們需要一輛汽車。於是,他開始在家門前出售熱可哥,後來將業務擴展到餅乾方面,並就此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尼弗斯經營的產品包括完美巧克力餅乾、無糖燕麥葡萄乾餅乾、花生奶油餅乾等,每盤售價34.99美元(約合人民幣215元)。
尼弗斯表示,他充分瞭解自己的外貌有助於餅乾銷售,而這也是他成功的關鍵。除了買車外,尼弗斯還有更大的雄心。他稱要為自己上大學籌資,學習如何經營企業。
尼弗斯不僅通過美味餅乾贏得粉絲支持,他的時尚感也令人印象深刻。像許多名企CEO那樣,尼弗斯也穿著西裝,紮著真絲領帶。在他的社交媒體Instagram專頁上,已吸引3萬多名粉絲。在炫耀其公司製造的甜點的同時,尼弗斯不吝於展示自己無可挑剔的風格。
6歲施盧蒂 潘迪:印度最年輕瑜伽教練
2010年,年僅6歲的印度女孩施盧蒂 潘迪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年輕的瑜伽教練。據英國媒體報導,6歲的她已經有兩年的"教齡"了。每天早上5點半上課,她都會準時出現在印度北方邦一家瑜伽會所中,包括商人、教師、家庭主婦以及退休老人等在內的30名成年人是她的學生。
半年學會最難動作
35年前,施盧蒂的訓練者、67歲的哈裡 切坦建立了這家瑜伽會所。當他第一眼看到4歲的施盧蒂時,立刻被其天賦吸引,並收其為弟子。切坦稱施盧蒂是一個瑜伽奇跡,不像同齡的孩子那樣沒耐性,學東西非常快。僅僅訓練了6個月,施盧蒂就能輕易地做出最難的瑜伽動作。
施盧蒂已經掌握了瑜伽中最具挑戰性的姿勢。她能輕易用手臂撐起整個身體,能夠將腿放在腦後。
哥哥創下印度紀錄
施盧蒂說:"當人們按照我的指示練習時,那種感覺很好,我感覺自己真像一個老師。我是看到哥哥練習瑜伽後,才對它感興趣的。"11歲的哥哥5歲時即學會84個瑜伽姿勢,打破有印度版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之稱的《林姆卡紀錄大全》紀錄,但他卻對教學沒有興趣。
面對如此年幼的老師,學生們不但沒有異議,反而很服氣。一名90歲的學生是施盧蒂的粉絲,佩服她教學時認真又耐心的模樣:"一些太高難度的姿勢,我們這種年紀實在做不來,她會因材施教,教些適合我的動作,太棒了。"一名48歲的商人已上了施盧蒂三個月的課,說她教會了他控制心中怒火。
14歲辛杜賈-拉賈拉曼:酷愛動畫 已成動畫公司首席執行官
14歲本應該是在學校讀書和的年紀,可印度一位14歲女孩卻已經是一家動畫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印度南部城市金奈有一家希潘動畫公司,2010年10月,14歲的辛杜賈-拉賈拉曼從父親手中接管了這家公司,成為首席執行官,在她手下,有160名員工。雖說是老闆的女兒,不過辛杜賈當上CEO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實力。
去年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的2010遊戲和動畫會議上,辛杜賈就被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聯合會判定為印度最快的2D和3D動畫製作師。辛杜賈說,出於對動畫製作的熱愛,她才從事這個行業,首席執行官的頭銜對她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工作崗位。
杜賈-拉賈拉曼說:我為自己是一名動畫師而自豪,首席執行官只是公司裡的一個崗位,實際上我每天都做動畫,我為了這個崗位而學習動畫,以便讓自己配得上這個位置。
13歲喬丹 凱西:9歲學程式設計 12歲開公司
對於見慣了高科技企業的加利福尼亞聖克拉拉市居民而言,每年5月中旬召開的TiEcon年會並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倒是年僅13歲的男孩喬丹 凱西,作為年會歷史上最年輕的企業家的參會吸引了他們的關注。凱西的年齡和成就完全不能畫等號,他9歲學習程式設計,12歲擁有了自己的遊戲公司,而且還是CEO。
把約伯斯當偶像
現年13歲的凱西出生在愛爾蘭第五大城市沃特福德,這座位於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城市不僅有著發達的工業和進出口貿易,還是愛爾蘭最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不過,凱西對這裡的中世紀古跡和文物興趣不大,卻對電子技術十分癡迷。和大多數"00後"一樣,他小時候的玩具是各式各樣的電子遊戲機。9歲那年,他突然迷上了一款名為《企鵝俱樂部》的遊戲。為了把遊戲玩得有模有樣,凱西經常逛各大遊戲論壇並和玩家交流。他逐漸發現,自己對程式設計技術的興趣甚至比遊戲本身還要大。
對於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來說,想要系統地學習程式設計課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凱西憑著與生俱來的興趣與天賦,把程式設計學得津津有味。當大多數同齡人都以哈利 波特為偶像時,凱西卻把約伯斯看成心中的創意英雄,希望自己能像約伯斯一樣,做出好玩的東西。
日子一天天過去,凱西讀完了很多連大人都覺得相當枯燥的程式設計教材。兩年下來,這個小學生自學完成了電腦的3種語言HTML、ActionScript2.0和CSS,還創建了自己的網站。他製作的視頻在YouTube被大量點擊和轉載,他的博客也在愛爾蘭國內大受歡迎。到11歲時,凱西已經成為歐洲最年輕的iOS程式編寫員。這令身為普通工薪階層的父母大吃一驚,他們一直認為,凱西在電腦前敲敲打打不過是在玩遊戲。
12歲自建公司
學會了程式設計,凱西的小腦袋瓜裡第一次萌生了創作遊戲的想法。有一天,他踢球時突然來了靈感,想到自己以前玩過的經典遊戲《太空入侵者》。他馬上扔掉足球,回家對這款遊戲進行改編。於是,屬於他自己的第一款遊戲《外星球大戰人類》就此誕生。
在凱西設計的遊戲中,玩家不再是保衛地球的英雄,而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這種逆向創作思維吸引了大量玩家。該遊戲很快被運營商看中,於2012年2月推出了面向蘋果用戶端的商業版本。產品一經發佈,便佔據了愛爾蘭蘋果應用商店下載排行榜的首位。凱西獲得了自己在商業領域的第一桶金,也首次嘗到了通過開發遊戲賺錢的甜頭。
《外星球大戰人類》成功後,凱西根據玩家的回饋,修改了遊戲中的錯誤,還對戰鬥場景進行了美化,並加強了敵人的戰鬥力。升級版的《外星球大戰人類2:節日》一問世,便大受好評。
在遊戲開發上的出色表現,讓凱西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他相繼收到各類活動的邀請。2012年6月,國際知名廣告公司智威湯遜邀請他成為坎城國際廣告節的嘉賓並參加訪談類節目。操一口濃重愛爾蘭口音的凱西在回答主持人提問時泰然自若。這次活動為他帶來了另一次商機,南美一家廣告代理商主動找到他,表達了合作開發遊戲的意向。凱西根據客戶要求,開發了名為《反敗為勝》的網頁遊戲,結果成了巴西兒童節的官方推薦遊戲,凱西也為自己做了一次絕佳的宣傳。
一次次的商業合作讓善於學習的凱西領悟到遊戲產業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方式。2012年10月,他受邀參加都柏林網路峰會,在聽到網路巨頭們的創業發家史後,他決定創建一家屬於自己的遊戲開發公司。
凱西將想法告訴了父母,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兩個月後,在父母的資助下,凱西註冊創立了名為Casey Games的遊戲工作室。由於他當時只有12歲,沒有達到愛爾蘭法律規定的開公司年齡,於是由他的父母出任了公司董事,而他則擔任CEO一職。
凱西很懂得遊戲領域的商業心理:遊戲總是要試過才知道好不好玩,沒有人願意為一個無聊的遊戲浪費時間和金錢。所以,在新遊戲剛推出的前幾周,凱西並不急於賺錢收回成本,他讓玩家們免費試玩,等到積累了足夠的人氣後,遊戲宣傳也做得差不多了,凱西才開始將免費變為收費。
被朋友們一致看好
目前,凱西正全力以赴開發冒險解謎遊戲《我的小世界》:"我有非常好的預感,因此在開發上投入了非常多的時間及精力,希望它能完美。"凱西還別出心裁地將學習和遊戲結合起來,在新遊戲推出一個月後,他發佈了《我的小世界》免費電子書,鼓勵兒童玩家們一邊玩遊戲一邊閱讀書本。另一款新作是《食物世界》,為了更好地製作這款遊戲,凱西雇用了自己的第一位正式員工艾丹 布萊克特,請這個男孩擔任《食物世界》的美術設計師。他們還為這款遊戲與知名遊戲門戶網站簽訂了廣告協議。現在《食物世界》也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
如今,公司的大部分業務由凱西自己來處理,去學校上課時,母親會幫他查看。凱西現在的收入不光來自遊戲和商業贊助,由於自己的突出表現,他還獲得了政府的獎勵資金。
不過,凱西畢竟是一個孩子。總是在演講臺上自信滿滿的他遇到措手不及的考試時,也會表現出不自信。在自己拿手的科目上,凱西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外出活動時,他會把書本帶在身邊,以便在路上複習功課。
對於未來,凱西沒有想太多,但朋友們對他有著很高的期望。在最近接受的一次採訪中,凱西說:"他們認為我會成為一個非常有名的人。"
16歲李琪緣:如今的微博大V 當年的創業小生
1984年出生的李琪緣,16歲便成為中國最年輕的CEO,被人稱為"中國網路第一娃"。第二次創業,他花了6個月就獲得了李開複創新工廠的投資,這一中國產業界和投資界的熱點。如今,他告別李開複,自己做起了投資人和CEO,試圖打造"中國最精准的社會化行銷平臺"。
李琪緣,這個雄心勃勃的重慶崽兒,今年才28歲,卻似乎做完了別人半輩子才能完成的事。
而他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16歲創業 獲20萬美元風險投資
1992年,李琪緣剛上小學,父母便從深圳給他買回了一台臺式電腦。小學時,他就在《電腦報》和《電腦時空》等報紙雜誌上發表了文章。正是從那時起,他知道了互聯網,進入這個神奇的世界。初一開始,他就已經在為新浪、網易等大型網站做網頁設計,積累了名氣。
1998年,在朋友的幫助下,李琪緣第一次創業,創辦了個人網站"琪緣網路"。當年,他的網站就被評為國內最佳50個網站之一。
2000年,16歲的李琪緣從一位美籍華人那裡獲得了2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創辦了維特網路資訊有限公司,並出任CEO。有人稱他為"中國網路第一娃"、"中國最年輕CEO"。
現在談起這段經歷,李琪緣說:"其實整個過程非常簡單。"
14歲蘇哈斯 戈皮納思:電腦天才成印度IT界標誌人物
14歲那年,印度電腦天才蘇哈斯 戈皮納思就創辦了一家軟體公司。從那以來,他已經成為印度興旺發達的IT業中最為成功的標誌性人物之一。現年21歲的他運轉著一家跨國企業,雇用著400名雇員,員工年齡平均21歲,他們與全球各地的200名客戶展開業務。美國一公司去年出資1億美元要求持有其大部分股權,但蘇哈斯不肯答應。
世界最年輕首席執行官
對於兒子蘇哈斯,母親卡拉一直很擔心。他吃得太少,睡得也太少。她很著急地說:"這樣子是不健康的。今天他躺在沙發上,在自己的筆記型電腦上一直工作到淩晨4點,然後在8點鐘就去了辦公室。"而現在蘇哈斯回家吃中飯來了。他家離辦公室只有步行5分鐘的距離。他笑著說:"我母親曾堅決要求我的工作地點必須是在一個不用開車也很方便到達的地方。"
蘇哈斯現在是"全球解決方案(GlobalsInc.)"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之一。該公司為客戶設計網站和開發軟體,在世界各地雇用了400名員工,如今已經成為印度的一個國家性偶像。堪稱印度版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的"林姆卡紀錄大全"將蘇哈斯列為"世界最年輕首席執行官"。印度政治家更將他視為國民楷模:看看這些年輕人有多麼大的成就!
1億美元也不賣"小寶寶"
蘇哈斯本來可以開著豪華的大轎車出行。他也可以住進高級公寓,或者給父母在郊區的上流社區購買一棟別墅。但他們一家現在住的是一棟中等規模的房子;他開的也是一輛小型的轎車;他使用的手機也並不時髦;穿的也不是什麼名牌服裝。
2005年,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家投資公司開價1億美元,要求持有"全球解決方案"的大部分股權。但在商議了好幾個月之後,蘇哈斯還是拒絕了。對於拒絕的理由,他回答說:"我怎麼可以賣掉我的'小寶寶'呢?"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印度中南部班加羅爾城出現了第一批網吧,其中有一家就開到了他家隔壁。他回憶說:"哥哥希雷亞斯帶我去了那裡,我被它迷住了。互聯網從此改變了我的生活。"他當時每一分鐘都泡在網上。
他自己學會了如何建網站。說起這事,他母親卡拉現在語氣中仍然明顯帶有不滿,她說:"他當時把他手裡的每一個盧比(印度貨幣單位)都花在網吧裡。"蘇哈斯也承認說:"在那以前,我一直是個好學生。在發現互聯網之後,我的成績就很一般了。"
為全世界印度人建論壇
1998年,在他還只有13歲時,蘇哈斯創建了自己的首個網站"酷印度"。他回憶說:"我當時想為全世界的印度人提供一個論壇來發佈公共事務,交流有關外出下館子的資訊,談論他們感興趣的一切東西。"該網站人氣興旺,結果還吸引了巴基斯坦的駭客。他們攻擊了"酷印度",將網站的標識換成了"酷巴基斯坦"。蘇哈斯回憶說:"那種經歷真是可怕。"他最後放棄了這個網站。
這時美國矽谷的英才獵頭們已經聽說了蘇哈斯的不凡身手。有一家名叫"網路解決方案"的公司邀請他前往其位於加州聖約瑟市的總部。這是他平生第一次乘坐飛機和踏出印度國境。他說:"他們為我提供了一個工作崗位。他們本來還願意為我支付在美國接受教育的費用。"不過他並沒有接受。"我能為自己做的事情,為什麼要去為另一家公司做呢?"
年齡太小只好海外註冊
就是在這時候,他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企業家。他當時還只有14歲。
不過這一決定面臨著多方面的阻力。他的父母敦促他要完成學業,學點實際的東西,然後還有可以獲得一個穩定的工作這一誘惑。印度的法律也對他構成一種障礙——至少要有18歲才能自己開公司。
蘇哈斯沒法乾等上4年。他玩了個手法:邀請3位朋友一道,將他的這家公司在加州聖約瑟進行網上註冊。
9歲亨利 派特森:7歲涉足生意場 成英國最年輕企業家
當同齡人在看動畫片、玩積木時,英國9歲男孩亨利 派特森做起第三樁生意,在互聯網上開了一家糖果店,一周就完成一個月的獲利目標。他7歲首次涉足生意場,堪稱英國最年輕的企業家。
開網店
派特森的糖果店名為"非茶前"。小傢伙自己動手設計頁面和產品商標,開發市場,做各種試算表,計算利潤,相當能幹。
從頁面看,糖果形形色色,紅、白、粉、藍,圓球、五角星、正方體、扇形,裝在不同尺寸的透明玻璃罐中,看起來相當誘人。怎麼還有一款項鍊?原來作為吊墜的迷你玻璃瓶中也裝著糖果。
網店開張後,派特森已經接到100多份訂單,開店一周就完成第一個月獲利10英鎊(約合15.4美元)的目標。
談及開糖果店的原因,派特森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記者:"沒有人比孩子更瞭解孩子喜歡的糖果類型。我特別喜歡看擺在面前的糖果產品。開糖果店最大的好處是我可以嘗遍所有糖果,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款是老式甘草糖。"
非新手
派特森自豪地向就讀的白金漢郡斯旺伯恩豪斯小學的同學們分發名片,上面寫著"創意總監"的頭銜。
他說:"大家無法相信我開了一家糖果店,不過他們並不怎麼驚訝,因為我以前做過其他生意。"
確實,糖果店已經是派特森的第三樁生意。7歲時,他靠出售袋裝肥料賺到第一筆錢——1英鎊(1.5美元)。隨後,他在"億貝"(eBay)網上開店,出售從慈善商店淘來的商品,獲利150英鎊(231.6美元)。
"5歲時我就有做生意的念頭,"派特森說,"後來從賣肥料起步,雖然味道不好,但我喜歡。"
早計畫
派特森的母親麗蓓嘉是一名公共關係經理,現年39歲。在她看來,兒子頗有生意頭腦,喜歡做生意,"他能告訴你每樣東西的價格,算出每一罐糖果的成本,我為他感到驕傲"。
不過,派特森畢竟還是小孩子,麗蓓嘉說,"他會在學校裡給我打,問我網店生意如何"。
派特森說:"我把利潤的5%存入銀行帳戶,作為將來做生意的本錢,我打算今後10年都這樣做。"糖果店之外,他還希望嘗試其他生意。
不過,派特森只是喜歡做生意,不想專門從事這一行。他說:"等我長大後,我想成為一名電影導演,我已經拍了一部片子,講述一隻不會游泳的小蝌蚪的故事。"😖
@
"我們 NU SKIN 的使命是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憑藉酬報優渥的事業機會、不斷創新的優質產品、和充實積極的優良文化,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 Blake Roney 羅百禮 (Founder of NU SKIN 如新集團創辦人)
"我們也許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做什麼偉大的事情,可是我們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做一些小事。" (特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即使是最輕微的善意觸碰也能點亮一顆沈寂的心。 善, 能夠改變人們的生命。" (2012年6月12日,翁山蘇姬女士, 在諾貝爾和平獎的致詞中提到)
"每個文化都深信單靠心存信念、但毫無行動是不可行的。您必須出去,一致地依著所相信的信念處事。否則,您將無法取得成功。"- Steve Lund 倫兆勳 (如新集團董事會主席)
"對我來說,成功就是讓別人生活得更好的人。" Blake Roney 羅百禮 (Founder of NU SKIN 如新集團創辦人)
選擇在今天,過程在明天,結果在後天。
一呼一吸之間,有的人成就了偉大,有的人卻依然在原地踏步。
人生長河中,但凡可以沉澱下來的,不是你得到了多少名和利,而是有多少人因你而改變。
成就夢想、眼盯目標、心持信念、手舞足蹈、以身作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